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花Young年华心理赋能 多彩绽放以爱润心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2023年秋季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纪实
来源: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作者:中西医临床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12-18 16:31:57
A A A

规培楼社区学习和生活,面临学业、考研、就业、科研、临为在学生中营造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在2023年秋季学期策划举办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传播和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塑造乐观积极心态

“时空对话”心理剧目演绎,收获心灵成长

为发挥好优秀文化作品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作用,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心理工作站历时4个月创作排演的心理情景剧《安妮的日记》被推荐至第三届陕西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巡演活动,获评第五届陕西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一等奖。该剧目于10月26日、11月1日分别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功演出,并在本系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视频展示,观众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校园心理情景剧独特的魅力和治愈的力量。


“我和我们”班级心理团训,促进新生适应

为帮助2023级新生提升心理适应能力,积极探索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归属感,结合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以“我和我们”为主题开展班级心理团训活动,帮助新同学认识自我,了解集体,学会沟通,团结合作。通过破冰热身、组建团队、小组任务、总结分享等环节,促进同学们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人际交流与沟通,感受集体的凝聚力和温暖,收获友谊,增加归属感,助力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温暖陪伴”心理骨干培训,增强朋辈力量

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积极组织中西医临床医学系2023级全体班级心理保健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共计84人参加校级培训学习11月14日,辅导员杨秋玉《倾听与回应的艺术》为主题,运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形象生动地带领学员们认识角色明确职责、端正态度提升技能、学会倾听回应有术,鼓励学生心理骨干“倾听”中认真感受对方的情绪和需求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朋辈互助的方法、锻炼朋辈互助的技能,学会调整工作心态,提升班级心理骨干业务能力,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杏林驿站”开通心灵信箱,拓展释放空间

秋季学期,本科高年级学生和专硕研究生在附属医院床等多方面压力,开通“烦恼收容所”“开心加油站”心灵信箱分享他们的故事、想法、困惑,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途径,释放不良情绪,聆听心灵的声音,分享欢乐的律动。信箱开通后,不断收到来信,通过迅速反馈机制,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困难。


“杏林拾光”心理活动沙龙,实现社区覆盖

11月,心理健康进社区,助力学生“心”生活。以前期座谈交流、走访宿舍、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回应学生思想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发挥实效性为工作重点,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在附属医院规培楼社区打造温馨的心灵港湾,以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同学们有效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以及负性情绪。


“减压赋能”助力考研学子,续航前进动力

12月,为鼓励大家积极应对考试,增强备战信心,疏导在临近考试阶段的紧张情绪,系心理工作站在附属医院规培楼社区给2019级实习学生开展心理减压沙龙活动,通过万用舒压卡来帮助同学们探寻应对压力的心灵处方,以分享沙龙的形式,让同学们倾诉压力和烦恼,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接受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温暖、友善的备考氛围。


“以卡为媒”师生互动交流,传递温暖心声

搭建互动平台,畅通信息渠道,促进情感交流,系党委以“劝学·与师说”为主题定制专属互动卡片,开展师生交流互动活动活动历时近两周时间,覆盖本、研两个学历层次,跨越南校区、附属医院、安康中医院教学点、西安五院教学点及各研究生住培基地,完成了2000张卡片的双向奔赴。近千名师生共同参与,以“卡”为媒,相互倾听心声,形成了有温度的交流共振。




“研途相伴”人际互动沙龙,倾诉包容共享

为帮助研究生同学们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提高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系心理工作站在附属医院规培楼社区开展人际互动沙龙活动,邀请研究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通过OH卡卡牌故事会的形式,增进参与活动的宿舍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帮助大家掌握沟通技巧,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进而促使研究生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本次秋季学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我系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打造品牌形象,探索创新更多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积极努力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ICP备05001612号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