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西医临床医学系354名2023级学生与7名2021级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学习方法、经验技巧,现场交流频繁、互动热烈,这是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在社区内开展的系列学业帮扶活动之一。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发挥朋辈示范、导师引领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习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中西医临床医学系通过“朋辈帮扶”“导师引领”“专家领航”三大举措精准开展学业帮扶。
朋辈帮扶,“医”路前行
本次朋辈帮扶活动由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张子健、郭佳琳等同学就如何有效复习专业课程等进行了经验分享。郭佳琳同学围绕《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难点展开讲解,分享自身高效的学习方法、常用的笔记APP等,帮助新生巩固所学知识。张子健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包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如何在专业课学习中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新生提供了系统而实用的学习指南。中西医2302班白娅宁同学参加经验分享后感触颇深,她表示,学长学姐分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为她在医学学科的学习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后续,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将逐步扩大辅导范围,覆盖更多基础医学课程,通过座谈、互助小组等形式加强朋辈帮扶,助力学生各课程全面提升、均衡发展。
导师导学,“医”路领航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党委聘任33名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为本科班级学生学业导师,本学期,学业导师与学生们积极互动交流,在专业思想巩固、学业促进、课程学习、职业规划、成长成才等方面给予了学生个性化指导,同时发挥自身示范作用,协助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与引导工作。中西医2303班梁榕同学对其学业导师这样评价:“在袁普卫老师的指导下,我的专业思想更加巩固,学习方法也更加有效了。”中西医2304班张愉同学表示:“王宇老师关于‘双创’项目、青苗计划等的指导让我对创新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西医2305班张泽玥同学说:“王晓艳老师指导我们扎实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现在我的职业路径和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正如学业导师方瑜老师寄语同学们,“医学是生命的科学,诊断学为生命科学的桥梁,希望诊断课之于医学、之于医学生,都能成为最坚实的桥梁”。近期,我系开展了“劝学·与师说”为主题定制专属互动卡片的师生交流互动活动,切实拉近了学生与学业导师之间的距离。
专家辅学,“医”路精进
本学期,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围绕综合素养、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三大培养目标,邀请省内外权威专家开展多场辅导讲座。系主任袁普卫教授为新生讲授题为《传承创新,不负华年》的讲座,引导在校生认真钻研理论、勤于临床实践,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桂定坤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引导同学们坚守大医精诚价值取向。谭从娥教授作了题为《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培养》的报告。冷伟教授作了题为《以<内经>阴阳学说为例浅谈中医经典的现实意义》的报告。董盛教授以《精熟博学,注重实践——坚定走好中医发展之路》为主题,号召同学们学好中西医临床医学。
今后,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将持续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贴近学生实际,优化帮扶内容,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学风建设品牌活动,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投身专业学习,努力增长本领,促进成长成才。